12月3-4日,由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承办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协办。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茂聪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先生,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晓华教授作年度工作报告。大会开幕式由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刘新生主持。
张茂聪在致辞中首先代表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简要介绍了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等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本次会议以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为主题,恰逢其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必将加快提升黄河史及灾害史的研究影响,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茂聪教授致开幕辞)
历史时期的黄河灾害及其治理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黄河的安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命、生活与生计。在国家倡导绿色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影响之下,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推举到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因此,本届学术年会的召开可谓正逢其时,关注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问题,既可更好地回顾和梳理学术界有关黄河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黄河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新时期黄河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
(主会场: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崇德楼四层会议室)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刘新生主持开幕式)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先生,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分别致辞,均充分肯定了本次年会主题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了灾害史在跨学科交流、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国家防灾减灾事业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对本次年会的主办方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表示感谢。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先生致开幕辞)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致辞)
随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晓华教授作年度总结报告,对过去一年里专委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信息交流、参与协会工作、会员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做了精彩汇报。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晓华教授作年度总结报告)
此外,银河官网副书记鲁法军、副院长刘本森教授、辅导员衣晓杰、蒋艺等也在百忙之中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年会特别设置了两场主题报告,共有13位在灾害史、水利史、黄河史研究等领域耕耘多年、成果卓著的专家发表演讲,两场主题报告会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安介生教授主持。讲演内容呈现出站位高、视域宽、理论深、关怀远大、思考深邃等特点。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夏明方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主持)
本次大会按照以往的年会惯例,设置圆桌论坛,围绕“多元视野下的黄河史研究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议题展开自由讨论,圆桌论坛由夏明方和王林两位教授主持。高建国、徐海亮、颜元亮、周魁一、吕娟、钞晓鸿、马俊亚、余新忠、安介生、陈蕴真、张俊峰、潘威、贾国静、闵祥鹏、吴朋飞等灾害史、水利史及黄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
各位学者从自身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出发,就现有的灾害史、黄河史研究提出一些深邃的思考和展望,并就灾害史以及黄河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出展望,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黄河史研究及黄河治理中的危机意识、灾害史研究中的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交叉互鉴、跨学科合作的有效路径、学术积累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黄河史研究的语境化与时代化问题、水灾中的人为破坏因素、水灾中的利害关系转化、“大黄河”的协同联动研究、底层视角与市场逻辑、河流的航运功能与疫病传播的关系、从“人”出发的黄河史、河湖关系、灾害史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万物并作、“以人为本”而非“以人为中心”的生态史研究、数字黄河与水资源危机、全球化进程中的黄河史研究、黄河作为历史演化动力的考察等多元视角。
(圆桌论坛)
本次大会共设八组专题小组讨论,主要围绕黄河灾害与治理、黄河问题的多元透视、黄淮流域的灾害与治理、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灾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历史上的救灾活动、灾害史视野下的慈救事业等议题展开。
(分组讨论)
此外,本次年会延续了往届年会的传统,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置青年学者论坛,共有十组专题讨论,除与黄河灾害与社会应对直接相关的议题外,还涉及历史上的黄灾治理及其社会影响、河患及其治理、救灾法规与制度、灾害与社会应对,灾害史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个体生命活动,灾害与卫生防疫,中共领导下的黄河治理等议题。
(青年学者论坛)
总的来说,包括青年学者论坛在内的十八组分小组讨论,汇报精彩、评议精辟、议题多元、资料丰富翔实,其中既有具象的与黄灾及其治理相关的专题研究,也有视域更为宏阔的关于黄河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西河流的对比等前沿研究,既有历史的视野,也有现实的关怀。无论从灾害研究的种类、内容、视角、方法还是史料运用等方面来看,诸位学者的精深研究,都将推动灾害史研究向更加跨学科、宽领域、区域协同互动、多元文明互鉴的方向迈进。
大会闭幕式由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田海林教授主持。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田海林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
首先由会议代表古帅、吴朋飞、韩祥、李光伟、王松、辛静、祝介梅等七位学者作各小组总结发言。随后,灾害史专委会名誉主任高建国研究员围绕“了解黄河政策,认知黄河文化”作主题发言,高老师对黄河政策及黄河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对于引领和推进后辈学人的黄河史研究大有裨益。灾害史专委会主任夏明方教授从黄河史研究的数据统计入手,从更为宏阔的视野来思考黄河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示大家站在黄河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探究黄河问题,议题宏阔,对于引领未来的黄河史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王林教授致谢)
最后,由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王林教授在大会即将闭幕之际,再次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学校与学院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为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出辛苦工作的会务组师生的由衷感谢。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顺利闭幕。据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将由山西大学承办。
本次大会反响热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吸引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等近7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160多位专家学者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热情参与。本次学术年会共有特邀专家14位,自由来稿120余篇,另有50余人次线上旁听了会议,在线参与会议人数最多时达269人次。
审核人:刘新生 王林